編者按:為進一步加強校友與母校的聯系,凝聚校友力量,2022年,宣傳部和校友工作處聯合開展第四期校友訪談活動。本專欄分享校友們的成長經歷,展現他們在各行各業取得的業績,以期激勵和引導每一位建大人以優秀校友為榜樣,傳承建大精神,在奮斗中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錘煉高尚品格、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校友簡介】
程健,1984年畢業于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安徽建筑大學前身)建筑學專業,畢業后就職于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建筑設計研究院。1994年辭職創辦安徽省第一家民營建筑設計院——安徽寰宇建筑設計院,現任安徽寰宇建筑設計院董事長、安徽省勘察設計協會副理事長、安徽省土木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從業三十八年,主持設計的工程建設項目涉及城市設計、城市更新、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堅持環境建構、功能建構、氣質建構的設計思想,獲省部級優秀設計獎多項,榮獲安徽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榮譽稱號。
談起母校,程健說,得益于學校嚴格的教育訓練,自己扎實地掌握了專業基礎知識,這是自己參加工作后能快速上手的關鍵。在學校時,自己還十分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大學時擔任班長的經歷,從組織集體活動中鍛煉出的協調和溝通能力,對之后的人生發展影響頗大,受益不盡。
回首往昔,感念師恩
1980年,程健初次踏入金寨路校區的大門,回憶當年的校園,他印象深刻。那時學?;謴驼猩痪?,校園的環境還不是那么盡如人意,一些設施還不完善,學習、生活上還比較艱苦,但“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困難是壞事也是好事,困難會逼著人想辦法,困難環境能鍛煉出人才來。那時,老師關愛學生,學生尊敬師長,師生教學相長共同奮進,面積狹小的校區卻也充滿著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活力。
“那時候老師的條件也不好,像劉士鐸老師原來住在二層的小紅樓上面給我們批改作業,我們有什么問題都可以直接到他宿舍里面去請教,與他關系很親密。老師們治學嚴謹,對我們學習上的要求毫不放松,生活上又給我們諸多關愛?!睉浳羧斩鲙?,程健校友不無感慨的表示,很幸運的碰到了這些老師,他們治學和教學的態度與精神,對自己后來步入社會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厚積薄發,蓄力前行
1984年畢業后,程健留在學校設計院工作十年?!爱敃r在學校的設計院,工作氛圍非常好,大家都會主動交流,師兄們也不辭辛苦地帶著我們做一個個的項目”。十年的積累,一個個設計方案的成功敲定,一項項建筑工程的順利實施,程健在工作中學習,在項目中積累,將書本所學轉化為專業能力,逐漸成為建筑業的行家里手,為后續的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1994年,程健與兩名同學創辦了安徽第一家民營建筑設計院,“電影《中國合伙人》里是三個人,我們也是三個人,可以說也是我們行業的中國合伙人?!爆F在提起,已經可以開著玩笑娓娓道來,但當初的創業之路必然艱難無比?!案母镩_放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影響非常大,我們當時就是想多做點事?!迸d趣是創業的最大理由,也是戰勝創業道路上各種困難、奮力前行的不竭動力,三位熱愛建筑設計行業的合伙人齊心協力地克服企業運營中的種種難題,一點點把興趣做成事業,打響了自己的品牌。創業路上荊棘塞途,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程健校友這段篳路藍縷的創業經歷,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也是“進德、弘毅、博學、善建”的建大校訓精神在這位“大”學長身上的生動寫照。
始于興趣,成于自律
就業是大學生真正邁入社會的第一步。如何邁好這第一步,對于個人今后的發展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程健學長結合自己的經歷建議青年學子,在選擇自己的人生發展道路時,要認清、把準自己的興趣。畢業時,每個專業的就業適應面非常廣,有多種選擇,而未來的職業生涯,是不是落在個人興趣點上,人生定位是否找準,是至關重要的。工作職業關乎一輩子,一旦錯位,未來的發展也許會充滿痛苦,如果符合自己的興趣所在,那么接下來的人生路可能會更順利一點。
追求成功是人類的本能,人人都渴望成功。如何才能成功,程健學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遠離“多巴胺”,追求“內啡肽”。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緒、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刷抖音,打游戲的時候多巴胺大量分泌,使人越來越上癮,過后反而會覺得更焦慮、疲憊、空虛……內啡肽是腦垂體自己產生的一類內源性的具有類似嗎啡作用肽類物質。學習、修行、冥想、慎獨、超越自我等等,需要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勇往直前、內在驅動的,常能促進人體內啡肽源源不斷的持續分泌,使人自強不息。低級的快感,會拖垮人生,高級的追求,給人恒久的快樂,程健學長語重心長地道來,想要取得成功,就要遠離多巴胺的誘惑,追逐內啡肽的愉悅,產生自驅力。每一次克制,都意味著自己比以前更理智、更強大,沒有什么力量,比自律和堅持的力量更強大。
心系母校,期待未來
程健學長感慨母校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從當時的工大教學點,到2013年更名為“安徽建筑大學”,2016年成為省部共建高校,再到如今獲批博士授予單位即將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了建大人的辛勞與汗水,對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層次、增強核心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作為從建大走出來的學生與有榮焉。提到今年學校新生錄取中出現的斷檔問題,程健建議學校要準確認識時下建筑行業發展趨勢,適時對專業學科做恰當的調整,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向社會輸送更多專業人才,不斷提升學校在建筑行業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時光荏苒,不覺間已三十年春秋易序,離開學校后,程健學長在建筑設計行業深耕三十多年,一路奮斗,在行業發展中書寫屬于自己那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大學長,程健耐心地回答了我們在求學路上的問題,給了我們中肯的人生建議,也希望建大學子們能夠找準定位,向著自己熱愛的事業奮斗,一路前進。(作者:朱亮;指導老師:凡大林;審核:徐庚陽)
【同學感悟】
以興趣始,以毅力成。這是此次訪談我從程健學長身上學習到的最寶貴的品質。程健學長是一個把興趣當作事業并且做得十分成功的人,興趣給他提供了一個強大的續航能力,因為有夢想,有熱愛,所以奮不顧身地投入其中,不遺余力地做好每一件事,學長用熱愛和堅持定義了他的成功。我們也將謹記程健學長的教誨,不忘初心,在校期間努力學好專業知識,形成良好的專業素養,不斷創新,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華慧